紫花地丁具有很好的清熱利濕的作用。所以種植的人也比較多,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種植紫花地丁,紫花地丁的種植方法。
紫花地丁播種前準備:
常規(guī)使用的播種箱,規(guī)格長50cm,寬30cm,高8-10cm,也可采用育秧盤。木箱在使用前一定要用水泡透,否則容易造成土與箱分離,影響出苗。床土準備一般用2份園土,2份腐葉土,1份細沙,用孔徑為lcm以下的篩子過篩備用。播種前要進行土壤消毒,一般可用0.1%-0.3%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床土,以達到培育壯苗、防治苗期病蟲害的目的。土壤消毒后用硝基腐殖酸調節(jié)土壤pH值到6.0-7.0左右待用。
紫花地丁播種方法:
將采集到的紫花地丁的種子放在通風干燥處保存。12月上旬播種在2-8℃的低溫溫室內,翌年2月出苗,3月下地定植。亦可在5月份采下種子,直接地播,很快就可以發(fā)芽出苗。由于種粒比較細小,播種時采用“盆底浸水法”即將床土裝入秧盤或淺盆,置于更大的盛有水的容器中,使水從秧盤或盆底部向上滲透,濕潤整個床土,然后再進行播種。
播種時可采用撒播法,用小粒種子播種器或用手將種子均勻地撒在浸潤透的床土上,撒種后用細篩篩過的細土覆蓋,覆蓋厚度以蓋注種子為宜。種子出苗過程中,如有土壤干燥現象,可繼續(xù)用盆浸法補充水份。播種后室內溫度控制在15-25℃為好。
紫花地丁的幼苗期管理:
小苗出齊苗后要加強管理,特別要控制溫度以防小苗徒長,此時光照要充足,溫度控制在白天15℃,夜間8℃-10℃,保持土壤稍干燥。當小苗長出片真葉時開始分苗,移苗時根系要舒展,底水要澆透。白天溫度為20℃左右,夜間溫度為15℃左右,可適量施用腐熟的有機肥液促進幼苗生長,當苗長至5片葉以上時即可定植。
紫花地丁的定植:
定植密度如果選用葉片在15-20之間的大中苗移栽,40株/m2。如果選用葉片在5-10之間的中小苗移栽,密度可為50株/m2。另外發(fā)現帶土壤移植較裸根移植緩苗快,成活率高。
紫花地丁的生長期管理:
紫花地丁抵抗能力強,生長期無需特殊管理,可在其生長旺季,每隔7-10天追施一次有機肥。會使其景觀效果更加。
紫花地丁的病蟲防治:
紅蜘蛛為害葉片,可用石硫合劑噴殺。
會生葉斑病,是半知菌感染所致。起初只是一個個小褐點兒,如不及時會產生大片的黑斑,葉片枯黃死掉。所以,一旦發(fā)現生病,應立即用百菌清800倍液,進行葉面噴霧,隔7-8天一次,連續(xù)2-3次,可基本痊愈。主要蟲害有介殼蟲、白粉虱等,可用40%氧化樂果1000倍至1500倍液噴灑。
紫花地丁的藥用價值:
紫花地丁性寒味微苦,有的功效。主治黃疸、痢疾、乳腺炎、目赤腫痛、咽炎;外敷治跌打損傷、癰腫、毒蛇咬傷。紫花地丁所含黃酮甙類及有機酸對金色葡萄球菌、豬巴氏桿菌、大腸桿菌、鏈球菌和沙門氏菌都有較強的抑菌作用。所富集微量元素,對人體內多種酶的活性有作用,對核酸蛋白的合成、免疫過程、細胞繁殖都有直接或間接的作用,可促進上皮細胞修復,使細胞分裂增加,T細胞增高,活性增加,從而對生物體的免疫功能起調節(jié)作用,通過酶系統發(fā)揮對機體代謝的調節(jié)和控制。所含鋅可抗病毒,并能刺激抗毒素的合成,提高對傳染病的抵抗力,是其:“”、“治疽療毒”的基礎。
紫花地丁的食用價值:
紫花地丁每100g干物質中含有蛋白質29.27g,含可溶性糖2.38g,氨基酸33.95mg及多種維生素。每1g干紫花地丁中含鐵354.8μg、錳30.3μg、銅22.2μg、鋅55.8μg、鋇11.3μg、鍶87.3μg、鉻69.0μg、鉬60.0μg、鈷9.7μg、鈣3.9μg。將紫花地丁的幼苗或嫩莖采下,用沸水焯一下,換清水浸泡3-5min炒食、做湯、和面蒸食或煮菜粥均可。
紫花地丁的園林價值:
紫花地丁花期早且集中;植株低矮,生長整齊,株叢緊密,便于經常更換和移栽布置,所以適合用于花壇或早春模紋花壇的構圖。紫花地丁返青早、觀賞性高、適應性強可以用種子進行繁殖,作為有適度自播能力的地被植物,可大面積群植。紫花地丁適合作為花境或與其它早春花卉構成花叢。在盆栽成株經過一定時間的冬眠后,可注意控制其開花日期,開出滿盆嬌嫩的花朵,用于窗臺、書桌、臺架等室內布置,也可制作成盆景。
如何種植紫花地丁,紫花地丁的種植方法就和大家分享到這里了,希望這篇文章對大家有所幫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