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麥螻蛄
發(fā)布時間:2014/2/18 15:57:05 瀏覽次數(shù):5749次
螻蛄是我國常見的農(nóng)業(yè)害蟲,在全國各地都有分布,屬直翅目,螻蛄科,常見的的東方螻蛄和華北螻蛄兩種。那么小麥螻蛄危害有哪些?小麥螻蛄該怎么治?小麥螻蛄防治方法有哪些?防治小麥螻蛄用什么藥好?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。
螻蛄為害特點
螻蛄為多食性害蟲,螻蛄成蟲和若蟲在土中咬食剛播下的種子和幼芽,或將幼苗根、莖部咬斷,使幼苗枯死,受害根部呈亂麻狀。螻蛄在地下活動,將表土穿成許多隧道,使幼苗根部透風和土壤分離,造成幼苗因失水干枯致死,缺苗斷壟,嚴重的甚至毀種。
螻蛄形態(tài)特征
華北螻蛄:成蟲身體比較肥大,體黃褐色,全身密布黃褐色細毛;前胸背板中央有1凹陷不明顯的暗紅色心臟形斑;前翅黃褐色,覆蓋腹部不到一半,后翅縱卷成筒形附于前翅之下;腹部圓筒形、背面黑褐色,有7條褐色橫線;足黃褐色,前足發(fā)達,中后足細小,后足脛節(jié)背側內(nèi)緣有棘1一2個或消失。卵橢圓形,初產(chǎn)時黃白色,較小。若蟲共13個齡期,初齡若蟲頭小,腹部肥大,行動遲緩,全身乳白色,漸變土黃色,以后每蛻1次皮,顏色隨之加深,5齡以后,與成蟲體色、體形相似。
東方螻蛄:成蟲灰褐色,全身密被細毛,頭圓錐形,觸角絲狀,前胸背板卵圓形,中間具一明顯的暗紅色長心臟形凹陷斑;前足為開掘足,后足脛節(jié)背側內(nèi)緣具3一4個棘,腹末具1對尾須。卵橢圓形,初乳白色,孵化前為暗紫色。若蟲與成蟲相似。
螻蛄發(fā)生規(guī)律
華北螻蛄:三年左右完成1代。以成蟲和8齡以上若蟲越冬。翌春4月下旬、5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,6月開始產(chǎn)卵,6月中、下旬孵化為若蟲,10一11月以8一9齡若蟲越冬。來年4月上、中旬越冬若蟲開始活動為害,秋季以大齡若蟲越冬。第3年春季,大齡若蟲越冬后開始活動為害,8月上、中旬若蟲老熟,羽化為成蟲,經(jīng)過補充營養(yǎng)成蟲進入越冬期。成蟲晝伏土中,夜間活動,有趨光性。從4月至11月為螻蛄的活動為害期,以春、秋兩季為害嚴重。
東方螻蛄:在江西、四川、江蘇、陜南、山東等地,一年發(fā)生1代。在陜北、山西、遼寧等地兩年發(fā)生1代。以成蟲或若蟲在地下越冬。翌春,隨著地溫上升而逐漸上移,到4月上中旬即進入表土層活動。5月中旬至6月中旬溫度適中,作物正處于苗期,此期是螻蛄為害的高峰期。6月下旬至8月下旬天氣炎熱,開始轉入地下活動,東方螻蛄已接近產(chǎn)卵末期。9月上旬以后,天氣涼爽,大批若蟲和新羽化的成蟲又上升到地面為害,形成第2次為害高峰。10月中旬以后,隨著天氣變冷,螻蛄陸續(xù)入土越冬。
螻蛄防治方法
夏收后,及時翻地,破壞螻蛄的產(chǎn)卵場所;秋收后,進行大水灌地,使向深層遷移的螻蛄,被迫向上遷移,在結凍前深翻,把翻上地表的害蟲凍死。種子處理可以有效的防治螻蛄等地下害蟲,保苗效果好,可用下列殺蟲劑:40%辛硫磷乳油72一96ml/100kg種子;20%甲基異柳磷乳油200ml/100kg種子;15%五硝·辛硫磷懸浮種衣劑1:40一60(藥種比);4。4%丁硫·戊唑醇懸浮種衣劑60一90/100kg種子;50%二嗪磷乳油100一200ml/100kg種子;20%甲基異柳磷·三唑酮乳油40一60ml/100kg種子;20%多·拌·鋅(多菌靈·甲拌磷·硫酸鋅)懸浮種衣劑333一400g/100kg種子;15%甲拌·多菌靈(甲拌磷·多菌靈)懸浮種衣劑333一400g/100kg種子;10%甲基異柳磷·辛硫磷粉粒劑200一300g/100kg種子;10%三唑酮·甲拌磷拌種劑80一100g/100kg種子;17%克·酮·多菌靈懸浮種衣劑1:50-60(藥種比);17%多·!ぜ装枇祝ǘ嗑`·福美雙·甲拌磷)懸浮種衣劑1:40一50(藥種比);17%多·克(多菌靈·克百威)懸浮種衣劑1:40一50(藥種比);14%甲·戊·福美雙(甲拌磷·戊唑醇·福美雙)懸浮種衣劑50(藥種比);7。3%戊唑醇·克百威懸浮種衣劑1:80一100(藥種比)。在螻蛄為害嚴重的地塊,也可將藥劑撒于播種溝內(nèi),然后進行耙地,可用下列殺蟲劑:
20%毒死蜱微囊懸浮劑550一650ml/畝;3%辛硫磷顆粒劑3一4kg/畝;1%二嗪磷顆粒劑4一5kg/畝;1。1%苦參堿粉劑2一2。5kg/畝。小麥生長期被害,也可用50%辛硫磷乳油或20%甲基異柳磷乳油2000倍液、35%甲基硫環(huán)磷乳油500一1000倍液澆灌。
小麥螻蛄危害、形態(tài)特征、防治方法就為大家介紹到這里了,關于小麥螻蛄的防治措施您學會了嗎?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病蟲害知識,不妨掃描文章下方二維碼或搜索火爆農(nóng)化招商網(wǎng)公眾號(微信號:nh1988TV),可以查看更多資訊。
小麥螻蛄,作為一種常見的地下害蟲,對小麥的生長和產(chǎn)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。了解螻蛄的發(fā)生規(guī)律,掌握有效的防治方法,對于確保小麥的健康生長和提高產(chǎn)量具有重要意義。一、小麥螻蛄的發(fā)生小麥螻蛄的發(fā)生與多種環(huán)境因素密切相關。首先,土壤溫度是影響螻蛄活動的重要因素。一般來說,當土壤溫度達到適宜的范圍時,螻蛄開始活躍并危害小麥。此外,土壤濕度也對螻蛄的活動產(chǎn)生影響。在濕度適中的土壤中,螻蛄的危害往往更為嚴重。地勢...【查看詳情】
小麥螻蛄成蟲、若蟲均在土中活動,取食播下的種子、幼芽或將幼苗咬斷致死,受害的根部呈亂麻狀。由于螻蛄的活動將表土層竄成許多隧道,使苗根脫離土壤,致使幼苗因失水而枯死,嚴重時造成缺苗斷壟。 生活習性 小麥螻蛄成蟲有趨光性,飛翔能力弱。新羽化的成蟲當年不交配,為害一段時間后即進入越冬狀態(tài),次年才開始交配產(chǎn)卵。產(chǎn)卵少則數(shù)十粒,多則上千粒,平均300~400粒。初孵若蟲3~6天后分散為害。 ...【查看詳情】
小麥螻蛄3年左右完成1代。以成蟲和8齡以上若蟲越冬。翌春4月下旬、5月上旬越冬成蟲開始活動,6月開始產(chǎn)卵,6月中、下旬孵化為若蟲,10~11月以8~9齡若蟲越冬。來年4月上、中旬越冬若蟲開始活動為害,秋季以大齡若蟲越冬。第3年春季,小麥螻蛄大齡若蟲越冬后開始活動為害,8月卜、中旬若蟲老熟,羽化為成蟲。經(jīng)過補充營養(yǎng)成蟲進入越冬期。小麥螻蛄成蟲晝伏土中,夜問活動。有趨光性,從4月至11月為螻蛄的活動為...【查看詳情】
小麥螻蛄完成一代需3年左右。越冬成蟲于第二年春開始活動,6月始產(chǎn)卵,6月中、下旬孵化為若蟲,10~11月以8~9齡若蟲越冬。越冬若蟲次年4月上、中旬開始活動為害,蛻皮3~4次,小麥螻蛄秋季以大齡若蟲越冬,第三年春季越冬后又開始活動,8月上中旬老熟,蛻最后一次皮羽化為成蟲,進入越冬期。華北小麥螻蛄前足發(fā)達,在黃淮海地區(qū)20厘米土溫達8℃時即開始活動,其食性雜,為害期為4月至11月,以春、秋兩季為甚。...【查看詳情】
小麥田塊由于螻蛄肆孽,造成小麥不同程度的死苗,給農(nóng)民帶來了損失。農(nóng)技專家提醒農(nóng)民朋友,要抓緊時間防治,減少損失。 小麥播種后和苗期,是螻蛄在一年中較為集中為害。生活在地下,濕土中可鉆15到20厘米深,喜歡吃植物根莖,大量發(fā)生時可造成植物嚴重損壞。由于螻蛄喜食種子、幼根和幼苗,故被害麥田,輕則缺苗斷壟,重則毀種,影響增產(chǎn)。一般輕鹽堿地及沿河、洼淀低濕地區(qū),土質松軟,腐植質多,為害較重。 ...【查看詳情】
溫馨提醒:本網(wǎng)站屬于信息交流平臺,倡導誠信合作、互惠共贏!為保證您的利益,建議經(jīng)銷商朋友與廠家合作前,認真考察公司資質誠信及綜合實力,以免造成損失!
您留言,我回電!幫您快速找到您想了解的產(chǎn)品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