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番蓮為多年生常綠攀緣木質(zhì)藤本植物,是一種芳香可口的水果,有“果汁”的美譽。在西番蓮種植過程中,種植環(huán)境和技術非常重要,本文將為大家介紹西番蓮種植環(huán)境及技巧,供大家參考。
1對環(huán)境條件的要求
1.1溫度。要求年平均氣溫在18℃以上,冷月平均氣溫應高于8℃。夏秋季果實發(fā)育速度快,香氣濃,冬季果實發(fā)育期要長一倍以上,且味酸,香氣差。生長季節(jié),低溫(日溫15℃以下)抑制營養(yǎng)生長,高溫(日溫25℃以上)尤其在低光照下,抑制花芽分化。
1.2水分。要求降水均勻,多雨會造成莖基部腫大、松裂,葉片極易脫落。土壤及空氣濕度過大則增加莖基腐病及葉、果病害的發(fā)生。干旱抑制生長,花芽、開花數(shù)和花的質(zhì)量降低,果實發(fā)育不良并脫落,嚴重時大量落葉。
1.3土壤。除重粘土外,各種土壤均適宜。但要求肥沃深厚、排水良好,土壤以pH>6.0為好。
2.主要栽培品種
2.1紫果種。稍耐寒,長勢較弱,莖、葉柄、卷須均呈綠色。果實球形或卵形,大小在4-9cm×3.5-7cm,果皮厚0.3-0.6cm,嫩時綠色,熟后紫黑色。果汁酸度低,香氣濃,宜加工或鮮食。自然條件下可由昆蟲傳粉結果,但產(chǎn)量低(6t/hm2以下),對凋萎病和病毒病敏感。在高緯度及高海拔地區(qū)栽培較多。
2.2黃果種。生長旺盛,適應性強,耐寒性弱。莖、葉柄、卷須呈紫紅色。果實長圓形或圓球形,大小在6-12cm×4-7cm,皮硬,厚0.3-1.0cm,嫩時綠色,熟時鮮黃色。果汁含量高達35%-40%,酸度4.0%以上,適于加工。產(chǎn)量高(22.5-30t/hm2),耐旱性較強,耐濕性弱,抗凋萎病。在低緯度、低海拔高溫高濕地區(qū)生長良好。自交不孕,須異株授粉才可結果,但目前也有一些能自然結果的黃果種品系。
2.3雜交種。紫果種與黃果種的雜交種。植物性狀似紫果種,自然狀態(tài)下可部分結果,抗病性和產(chǎn)量接近黃果種。開花、結果、出汁率均介于兩個親本之間。
3栽培要點
3.1育苗
3.1.1實生繁殖。選擇豐產(chǎn)、優(yōu)質(zhì)的株、蔓上的充實大果采種。種子洗凈后播于濕潤的細沙中,兩周可萌芽,苗高15cm即可定植。
3.1.2扦插繁殖。全年都可以扦插,一般黃果種于11月至第二年2月選取近先端6-12節(jié)充分成熟、無病蟲害的枝蔓,剪成具1-3節(jié)、長約10cm、下切口在節(jié)位,上切口稍高于節(jié)、頂葉剪留1/3-2/3的插條。插時2/3入土,遮蔭50%,保持土壤濕潤和較高的空氣濕度。約3周生根,扦插到出圃約3-4個月。
3.1.3嫁接繁殖。用黃果種作砧木,嫁接紫果種或雜交種。
3.2建園
深耕整地,把土壤pH調(diào)至5.5-6.5,按寬0.8m、深0.3-0.6m開穴,每穴施入秸稈、雜草、綠肥及土雜肥或腐熟有機肥10kg、復合肥0.6kg、石灰0.5kg。底肥與泥土分層壓入,一個月后將穴培成30cm高的土堆再定植。以9月至次年3月定植為好,一般每hm2可種植1000株,植后澆透水。
搭架。常見類型有:①單壁籬架,即在一排直立的柱子上拉一道或兩道鐵絲,柱高約2m,柱距6m,其間可栽兩株;②T型籬架,與單壁籬架相似,只是每根柱子頂端安放一橫臂,在臂兩端拉兩條鐵絲。
3.3整形修剪
3.3.1整形。①單蔓整形:一株留一主蔓。當主蔓達鐵絲后使其順風生長,然后留一側蔓,讓其反向生長;②雙蔓整形:一株留二主蔓,主蔓達鐵絲后引向兩個方向生長。
3.3.2修剪。采果后修剪,剪至副主蔓或三級蔓以上。休眠期或生長不活躍期不宜重剪。黃果種在12-2月進行,紫果種在8-9月進行。當枝蔓滿架面后,剪除內(nèi)部葉片及老化不結果枝,下垂枝回縮至距地面15cm處。對老、病樹可重剪,所有二次枝均在靠主蔓20cm處短剪,以刺激新梢形成。
3.4人工授粉
黃果種要人工授粉,紫果種人工授粉能提高產(chǎn)量。方法是在花剛開時收集花藥,再用毛筆沾花粉授在柱頭上。
3.5施肥
花前肥,定植時施足基肥的在花前每月每株加施尿素或硝銨50g,基肥不足的每隔一個月增施復合肥70g,與尿素或硝銨交替施用;花后肥,開花后每4-6周施一次。植后一年,花后肥每hm2年施氮400kg、磷15kg、鉀75kg,分四次以復合肥(每次每株250g)與尿素(每次每株230g)交替施于行內(nèi)距植株30cm處的60-90cm寬的帶上。成年株每年每hm2增施氮800kg、磷30kg、鉀150kg,同法分四次以復合肥(每次每株500g)與尿素(每次每株460g)交替施用。
3.6灌溉
平時土壤不發(fā)白,開花坐果期以土壤含水量接近田間大持水量,但不漬水為好。以噴灌、滴灌為佳。行間生淺草或覆蓋地膜,以保持土壤水分。忌與瓜類作物間種,以免感染上病毒病。
4病蟲害及防治
4.1花葉病。受害葉片呈花葉狀,帶淺黃色斑,葉片皺縮,果縮小、畸形,果皮變厚變硬,果肉少或無,蚜蟲傳播,在冷涼干燥季節(jié)發(fā)病較多。防治:①培育無病毒苗木;②消滅傳染媒介蚜蟲,病葉、病株;③加強栽培管理,提高植株抵抗力;④果園附近不種瓜類或茄果類蔬菜。
4.2疫病。真菌病害,小苗受害后,初期在莖、葉上出現(xiàn)水漬狀病斑,病斑迅速擴大,導致葉片脫落或整株死亡。大田病株嫩梢變色枯死,葉片變棕褐色壞死,形成水漬狀大斑,果實也形成灰綠色水漬狀大斑,均極易脫落,病株主蔓可發(fā)展形成環(huán)繞枝蔓的褐色壞死圈或條狀大斑,后整株枯死,在高溫潮濕天氣,病部生稀疏的白霉。防治:噴施30%氧氯化銅300倍液,每10-14d一次。
4.3莖基腐病。真菌病害,又稱頸腐病。主莖基部軟腐,植株慢性死亡。病部初水漬狀,后發(fā)褐,逐漸向上擴展,可達30-50cm,其上莖葉多褪色枯死。病莖基潮濕時可生白霉狀病原菌,莖干死后有時產(chǎn)生橙色的小粒。常與基部受傷有關。防治上注意加強植穴和果園排水,避免莖基部機械損傷。
4.4主要害蟲。常見的有柑桔小實蠅、瓜實蠅危害果實;咖啡豹紋木蠹蛾鉆蛀莖基部或主蔓;紅蠟蚧危害主、側蔓;綿蚧、柑桔粉蚧危害新梢及葉片;紅蜘蛛危害葉片。此外,還有蚜蟲、薊馬等危害嫩梢,成為病毒病的傳染媒介。
5采收及貯藏保鮮
鮮銷可采摘已轉色的成熟果,加工則需充分成熟自然脫落。西番蓮采后容易失水變質(zhì),室溫條件下7-10d果皮就失水皺縮,易受病菌侵染而腐爛。一般6.5℃、濕度85%-90%可貯藏4-5周。
自然成熟的紫果西番蓮很難保鮮,可在開花后55-60d采收,在10℃放10d使其后熟,再用10%乙烯處理35h,然后在21℃中放48h,就可形成蔓熟特有的果色。
以上就是本文為大家介紹的有關西番蓮的種植環(huán)境及種植技術,希望對大家種植西番蓮有所幫助,祝愿大家種植的西番蓮都能遠離病蟲害的侵襲,茁壯成長,獲得豐收。